40年没破防!苏州古城为啥能“摒牢”24米天际线?
14.2平方公里古城“水陆并行、河街相邻”“小桥流水、古迹名园”,荣膺全球首个“世界遗产典范城市”的苏州,是世界眼中的江南名城。
高光亮眼的数字,印证的是一个精彩活力的苏州;典雅隽永的古城,孕育出的是一个经典永续的苏州。
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,改革创新奋发是精神标识、赓续古城根脉是文化内核。传承历史文脉,有机更新保护,让千年古城展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,才能让苏州更好走向世界、面向未来。
摄影:维生素
“名城四十年跻一流,建区十春秋护雄州”,这副平江路20号大门上的对联,其撰写者名叫阮湧三,已年逾古稀,从1976年调回苏州工作之后,一直扎根“建设口”,是一位深谙古城保护来龙去脉的见证者、亲历者、参与者。
这一副对联想要表达的,就是他对于古城保护的体会。在阮湧三心目中,苏州古城坚持摒牢的24米天际线,应当被看作古城保护的一种表征,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观察、审视和解析。
⊙ 变与不变,在“气质”和“颜值”的拿捏之中见功夫
古城保护的话题,如果放到目前的语境下,肯定不是“要不要”的问题,而是“该怎么做”的问题。但是,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那就是个关系到怎么取舍的重大课题了。
“一个调研挽救了一座古城”,说的就是这个事。
1981年10月,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吴亮平,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到苏州开展调查研究,发现当时的人们对保护古城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,很多人既担心影响生产、财政收入、居民就业等,又担心保护和维修园林花费巨大无法负担。
与农村乡镇企业悄悄兴起相对应,栖身于苏州古城区弄堂中的街道办工厂,“三废”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古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。
1981年10月30日,吴亮平、匡亚明的《古老美丽的苏州园林名胜亟待抢救》一文,在《文汇报》第三版头条位置刊登,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,邓小平、胡耀邦、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亲笔批示。
得益于专家和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号、中央领导的关心支持,苏州古城保护出现转机。
1982年2月8日,苏州市成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。
苏州古城保护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。
1986年,《苏州城市总体规划(1985-2000 )》提出“保护古城、发展新区”,确定了苏州 “全面保护古城风貌,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”,苏州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。
全面保护古城风貌,意味着必须拿捏好苏州古城的“气质”和“颜值”。
借用专家的话来说,就是要让人们一走进苏州古城,就能体验到是来到了苏州而非其他地方。这就要求苏州在探索和实践中处理好“变与不变”的辩证关系。
按照“视觉走廊”的要求,要想达到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成效,其中的关键点是必须做到坚守苏州的天际线。为确保古城整体风貌无任何高大建筑阻挡视线,古城区限高24米, 14.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10层以上的高楼。
40年来,苏州一直牢牢坚守这条天际线,北寺塔、瑞光塔、双塔以及虎丘塔之间的视觉廊道得以控制。
⊙ 古老与现代,在古韵今风两相宜的协调中求出彩
让古城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积极处理好“古老与现代”的辩证关系,实现“城区即景区、旅游即生活”,从来都是苏州古城保护的重中之重。其中,有很多内容与古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,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便是最为生动的实践。
摄影:陈杰
姑苏区华阳里小区的改造,堪称古城老旧小区改造典范。古色古香的苏式“园林”小区在提升功能、完善服务的基础上,让居民在家门口体会苏式园林一步一景的意境。
回首苏州古城保护走过的历程,古老与现代并存,苏州较好地保护了古城,实现了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平衡。
一方面,以“应保尽保”“原真性”为理念,不断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。古城内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从最初的1个增加到7个,保护面积由48.29公顷扩大至383.48公顷,占古城面积扩大至27.0%。
摄影:刘振
另一方面,古城内在的产业结构、城市基础设施等逐步优化提升。以干将路这条横贯古城东西的大动脉为例,干将路综合整治工程以公交站台、盲道、公共自行车点等细节凸显人性关怀,用“园林外移”的手法塑造有文化的绿化景观,以交通导示、沥青、水泥稳定碎石等细节提升科技含量,令古城道路交通和市容面貌得到焕新升级。
并不为人熟知的是,包括河道在内,整条干将路路宽50米,也是苏州40年来坚守24米天际线的又一见证。据专家介绍, 该路宽就是由24米的天际线推算而来。
⊙ 微更新与大调适,在“小”中求“大”的追求中展情怀
党的十八大以来,苏州古城保护规划工作迈入了崭新、创新的阶段。
2012年,全国首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、姑苏区的成立,进一步加速了古城保护进程。苏州对古城保护的价值认识、思想内涵、保护对象、保护手法、工作路径、实施保障等都进行了创新性探索。以保护手法为例,微更新、微干预、微治理,先试点、再总结、后推广,循序渐进的活化利用,成为了普遍采用的方法。
微更新、微干预、微治理指的就是“有机更新”,是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提出的,与“大拆大建”“综合整治”等完全不同。
在“有机更新”的语境中,从城市到建筑,从整体到局部,如同生物体一样有机联系、和谐共处,城市建设应该顺应城市的肌理,采用适当的规模、合理的尺度,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,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,使城市改造区的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相一致。
微更新中的“微”,字面意思是“小”,但真正做好“微更新”,应当具有大情怀、大视野、大格局,坚持以人为本、为民情怀,保持足够的耐心、细心和决心,做到传承历史文脉与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并重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精神,久久为功,在“小”中追求“大”,让古城的环境品质得到大提升。
在此方面,保护区、姑苏区已涌现出一批亮眼作品。
比如,以街坊改造带动古建老宅活化利用,形成案例的就有52处宅院,包括潘世恩宅、曹沧洲祠、沈瓞民故居、过云楼等文保单位或控保建筑,以博物馆、展览馆、企业总部等高效用途焕发新生,其中有数十处成为高品质的网红打卡点。
曹沧洲祠
又如, 2021年,古城居民发现,自家小区附近多出了“口袋公园”,有绿意葱茏的经贸大厦口袋公园、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革命博物馆口袋公园、蕴含江南古韵气质的道前街滨河绿地口袋公园等,这是保护区、姑苏区充分利用城市零星地、边角地、空闲地新建或改建的31个口袋公园,实实在在优化了城市空间,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。
姑苏区承德里口袋公园 杨玉英 摄
道前街滨河绿地口袋公园
从某种角度上来说,这样的微更新、微干预、微治理过程,像24米天际线一样,也是一种坚守。
摄影:维生素
姑苏发布出品
来源:苏州发布
编辑:江玲
点赞+在看!
马上分享小伙伴↓↓↓